电机转子端板的制作方法
2021-12-13
转子端板用于电机转子上,一般一台电机有两个转子端板,安装在由若干转子冲片的轴向两侧,其外圆直径与转子冲片外圆直径相同或相近,其主要起到压紧转子冲片与磁钢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永磁电机的转子端板大多采用整体结构,这样一方面,转子冲片内的永磁体安装需要在转子铁心固定前完成,需要设计一定的工装先完成永磁体的装配,增加了工序、劳动量、造成工时及材料的浪费,同时永磁体固定方面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结构上。另一方面,转子端板的平板结构不易形成与中部转子冲片的整个平面接触,压紧力受到影响,影响转子铁心的叠压系数,引起若干转子冲片的弹开。
另外,因转子端板的厚度有限,一般在6mm-12mm,转子做动平衡去重时,有可能会引起去重量不够,影响转子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有转子端板大多数不带风叶片,无法给转子散热,容易造成磁钢高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机转子端板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分块可拆式设置、能方便电机磁钢装配、转子装配更加牢靠、能有效提高电机转子动平衡精度、能使得转子散热性好的电机转子端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机转子端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若干连接块单元,若干连接块单元首尾对接在一起形成本体,本体呈环状,各连接块单元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内侧径向设置有若干伸出块,相邻的两个伸出块之间形成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的各连接块单元首尾对接形成环状本体后,本体上的伸出块均匀等间隔分布在本体的内沿上,各伸出块沿着本体的内沿径向设置,相邻的两根伸出块之间形成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块单元的一端为第一端头,第一端头设置有缺口,所述的连接块单元的另一端为第二端头,第二端头设置有与第一端头的缺口对应的凸块。相邻的两个连接块单元对接的时候,其中一个连接块单元的第一端头和另一个连接块单元的第二端头对接在一起,第二端头上的凸块卡入第一端头的对应的缺口内,两者卡接在一起。其它的连接块单元的对接,原理相似。最后一块连接块单元可以沿着转子的轴向方向卡入。
优选的,所述的伸出块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散热翅,散热翅与对应的伸出块相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块单元的数量为4块。
优选的,所述的各连接块单元上各连接有两块伸出块,分别为第一伸出块和第二伸出块,上述本体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第一伸出块的内表面与本体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第一伸出块及第二伸出块交替设置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转子冲片堆叠后的转子铁心固紧的时候,本体的前端面与转子铁心的一端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块单元上与散热翅同一端面上设置有加重螺栓。在连接块单元的该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加重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伸出块上均设置有一锁紧螺孔。
安装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与转子铁心的一端面贴合,通过设置锁紧螺孔,转子冲片上对应位置也设置有螺孔,若干转子冲片堆叠后形成转子铁心,通过长螺杆穿过转子铁心上的长螺孔(由转子冲片对应螺孔连通后形成)及转子端板上的锁紧螺孔后将转子铁心和转子端板紧固在一起,紧固时,各第一伸出块能压在对应的磁钢槽内的磁钢(永磁体)上,在安装的时候,磁钢(永磁体)可分次放进对应的磁钢槽,然后将对应的连接块单元对接安装,使得电机转子的安装方式更加方便、灵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块拆卸式设置,方便了电机转子的安装,能够直接安装磁钢,不需要增加别的工装工艺,塞完该槽的磁钢就可以把对应的连接块单元对接安装上去固定,接着塞下一磁钢槽的磁钢,使得电机的转子制造方便,减少工序、减少劳动量、工艺简单,同时分块压紧,提高了转子端板与转子铁芯之间的压紧力,转子铁心更易于压紧,减少若干转子冲片的弹开;转子端板上螺栓的设计用于转子整体做动平衡时加重,可有效提高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在转子端板的第二伸出块上设置散热翅,从而可以很好地给磁钢散热。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体1呈环状,各连接块单元2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内侧径向设置有若干伸出块,相邻的两个伸出块之间形成通风槽3。各连接块单元2首尾对接形成环状本体1后,本体1上的伸出块均匀等间隔分布在本体1的内沿上,各伸出块沿着本体1的内沿径向设置,相邻的两根伸出块之间形成通风槽3。
各连接块单元2上各连接有两块伸出块,分别为第一伸出块8和第二伸出块9,上述本体1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第一伸出块8的内表面与本体1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连接块单元2首尾对接形成环状本体1后,第一伸出块8及第二伸出块9交替设置在本体1上。本体1上的相邻的第一伸出块8和第二伸出块9之间形成通风槽3。
伸出块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散热翅12,散热翅12与对应的伸出块相垂直设置。散热翅12设置在第二伸出块9。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单元2的数量为4块。连接块单元2呈四分之一圆形,这样四块连接块单元2对接后刚好成为一个环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转子冲片上安装了多少磁钢槽,对应的连接块单元2就几块)设置连接块单元的数量。
上述连接块单元2的一端为第一端头4,第一端头4设置有缺口5,所述的连接块单元2的另一端为第二端头6,第二端头6设置有与第一端头4的缺口5对应的凸块7。
相邻的两个连接块单元2对接的时候,其中一个连接块单元2的第一端头4和另一个连接块单元2的第二端头6对接在一起,第二端头6上的凸块7卡入第一端头4的对应的缺口5内,两者卡接在一起。其它的连接块单元2的对接,原理相似。最后一块连接块单元2可以沿着转子的轴向方向卡入。
本实用新型与转子冲片堆叠后的转子铁心固紧的时候,本体1的前端面与转子铁心的一端面贴合。
连接块单元2上与散热翅12同一端面上设置有加重螺栓10。在各连接块单元2的该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加重螺栓10。
第一伸出块8上均设置有一锁紧螺孔11。安装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与转子铁心的一端面贴合,通过设置锁紧螺孔11,转子冲片上对应位置也设置有螺孔,若干转子冲片堆叠后形成转子铁心,通过长螺杆穿过转子铁心上的长螺孔(由转子冲片对应螺孔连通后形成)及转子端板上的锁紧螺孔11后将转子铁心和转子端板紧固在一起,紧固时,各第一伸出块8能压在对应的磁钢槽内的磁钢(永磁体)上,在安装的时候,磁钢(永磁体)可分次放进对应的磁钢槽,然后将对应的连接块单元2对接安装,使得电机转子的安装方式更加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块拆卸式设置,方便了电机转子的安装,能够直接安装磁钢,不需要增加别的工装工艺,塞完该槽的磁钢就可以把对应的连接块单元2对接安装上去固定,接着塞下一磁钢槽的磁钢,使得电机的转子制造方便,减少工序、减少劳动量、工艺简单,同时分块压紧,提高了转子端板与转子铁芯之间的压紧力,转子铁心更易于压紧,减少若干转子冲片的弹开;转子端板上螺栓的设计用于转子整体做动平衡时加重,可有效提高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在转子端板的第二伸出块9上设置散热翅12,从而可以很好地给磁钢散热。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单元,伸出,设置,本体,磁钢
下一页
下一页